|
钢板桩支护施工方案一、工程概况与设计依据 项目背景 适用于深度≤15m的基坑支护,临近建筑物或地下水位较高区域优先选用。以某桥梁承台工程为例,基坑尺寸15m×11m,深度3.6m,采用SP-IV型钢板桩(L=8m,入土深度4m)。 设计参数 钢板桩选型:U型(SP-IV)、Z型或直线型,截面模量需满足抗弯要求 支撑体系:单层/多层钢支撑(H型钢双拼围檩)或锚杆 安全系数:抗倾覆≥1.3,抗隆起≥1.2 二、施工工艺流程 1. 施工准备阶段 场地处理:清理障碍物,设置排水系统,测设轴线(偏差≤50mm) 材料验收:检查钢板桩平直度(弯曲≤1%桩长)、锁口完整性,预拼接试验 机械配置:振动锤(砂土/黏土)、静压桩机(敏感环境)或冲击桩机(硬岩) 2. 钢板桩施工 定位沉桩: 打入定位桩(Φ500mm钢管桩)及导向围檩(40#工字钢) 首根桩垂直插入,每沉1m校正垂直度(偏差≤1%) 锁口处理:涂抹黄油或嵌入橡胶条,相邻桩错位≤3mm 支撑安装: 分层开挖至支撑标高下0.5m→安装钢围檩→焊接支撑(预加轴力10%~20%设计值) 3. 基坑开挖与维护 分层开挖:首层1m(硬层)→支护施工→二次开挖至设计标高 防渗措施:透水层采用双锁口钢板桩,必要时外侧增设止水帷幕 4. 回填与拆除 主体结构完成后分层回填,先拆除支撑再拔桩(振动法) 三、质量控制要点 垂直度控制:采用经纬仪双方向监测,偏差超标时拔出重打 止水处理:锁口密封性检查,渗漏处采用注浆封堵 监测要求:每日监测支护位移(≤0.1%H)及周边沉降 四、安全措施 临边防护:设置1.2m高防护栏杆及警示标志 应急准备:配备抽水泵、沙袋等防汛物资 上一篇雨季钢板桩支护施工注意事项下一篇钢板桩是如何生产的 |